紫花苜蓿与秋白菜套种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4
《DB23/T 3443-2023 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紫花苜蓿与秋白菜的伴生栽培技术,旨在提高产量与品质,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规程涵盖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为种植者提供实用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紫花苜蓿,作为一种优质的牧草和饲料作物,其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DB23/T 3443-2023)的正式发布,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效益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本文将围绕DB23/T 3443-2023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紫花苜蓿与秋白菜套种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紫花苜蓿与秋白菜套种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DB23/T 3443-2023 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23/T 3443-2023是辽宁省的地方标准,详细规定了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的技术要求、种植模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该规程的制定旨在提升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种植模式

  1. 轮作制度: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应实施合理的轮作制度,例如紫花苜蓿-玉米-秋白菜等,以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 种植密度:紫花苜蓿的种植密度为每亩30-40万株,秋白菜的种植密度为每亩1.5万株。

田间管理

  1. 播种前准备: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确保土壤肥力。
  2. 播种:紫花苜蓿采用条播或穴播,播种深度为2-3厘米;秋白菜采用条播,播种深度为1-2厘米。
  3. 田间管理:紫花苜蓿生长期间,适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秋白菜生长期间,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

  1. 紫花苜蓿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如利用天敌昆虫、黄板等物理防治措施,以及合理使用农药等化学防治措施。
  2. 秋白菜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收获与加工

  1. 紫花苜蓿:在盛花期收割,晾晒干燥后,加工成草粉或草块。
  2. 秋白菜:在成熟期收割,及时晾晒、储存或加工。

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效益

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效益,通过合理的轮作和种植模式,可以实现土地的持续利用,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广应用前景

DB23/T 3443-2023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该规程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DB23/T 3443-2023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合理应用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紫花苜蓿伴生秋白菜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