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216-202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13/T 5216-202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解读与应用,该标准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解读标准内容,包括风险筛选值设定依据、适用范围、不同土壤类型筛选值等,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建设用地需求持续攀升,在这一过程中,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有效防治土壤污染,保障建设用地环境安全,我国于2022年正式发布了DB13/T 5216-202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深远意义。

DB13/T 5216-202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DB13/T 5216-202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深度解析与实战指南,2,2022,标准解读,第1张

DB13/T 5216-2022标准概述

DB13/T 5216-2022标准明确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确定方法、筛选值限值及监测方法,适用于我国各级行政区域内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作,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筛选值确定方法:基于土壤污染物的毒性、暴露途径、暴露时间等因素,结合健康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确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2. 筛选值限值:根据不同污染物类型和暴露途径,设定相应的筛选值限值,以指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治理。
  3. 监测方法: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监测的方法、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等技术要求。

DB13/T 5216-2022标准解读

筛选值确定方法

DB13/T 5216-2022标准采用风险数法确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该方法综合考虑土壤污染物的毒性、暴露途径、暴露时间等因素,通过计算风险数,得出相应的风险筛选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风险筛选值 = 毒性数 × 暴露途径数 × 暴露时间数

毒性数、暴露途径数和暴露时间数分别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确定。

筛选值限值

DB13/T 5216-2022标准根据不同污染物类型和暴露途径,设定了相应的筛选值限值,对于重金属污染物,根据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分别设定了不同污染物的筛选值限值。

监测方法

DB13/T 5216-2022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监测的方法、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等技术要求,样品采集应遵循代表性、均匀性、连续性原则;实验室分析应选用国家标准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DB13/T 5216-2022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保障建设用地环境安全

DB13/T 5216-2022标准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理土壤污染,保障建设用地环境安全。

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通过实施该标准,可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保护健康

该标准有助于降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DB13/T 5216-2022标准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助于提高治理与修复效果,降低治理成本。

DB13/T 5216-202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各界应积极宣传、贯彻实施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事业的发展。

标签: 22022标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