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473-2017标准解析,羊良种繁育场管理技术规范详解

团体标准 605
本文深入解读了DB64/T 1473-2017标准,即羊良种繁育场管理技术规范,该标准详细阐述了羊良种繁育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要求,包括场地选择、设施设备、种羊管理、繁殖技术、疫病防控等方面,旨在提升羊良种繁育场的整体管理水平,保障羊种质量和繁殖效率。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羊作为我国重要的肉、乳、毛、皮等多用途家畜,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提升羊良种繁育场的生产和管理水平,确保羊只品质,我国于2017年正式发布了《羊良种繁育场管理技术规范》(DB64/T 1473-2017)标准,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我国羊良种繁育场提供有益的借鉴。

DB64/T 1473-2017标准解析,羊良种繁育场管理技术规范详解,DB64/T 1473-2017标准解析,羊良种繁育场管理技术规范详解,2,技术规范,质量管理,第1张

标准背景

近年来,我国羊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也面临着品种改良、生产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等多重挑战,为推动羊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羊良种繁育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我国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羊良种繁育场的管理工作,并制定了DB64/T 1473-2017标准。

适用范围

DB64/T 1473-2017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羊良种繁育场,包括肉羊、奶羊、毛羊等。

管理体系

羊良种繁育场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等,场长负责全面工作,副场长协助场长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工作。

场地设施

羊良种繁育场应具备适宜的场地设施,包括羊舍、运动场、饲料库、兽医室等,羊舍应满足羊只生长、繁殖、饲养的需求,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条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品种改良

羊良种繁育场应注重品种改良,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开展选育、杂交、改良等工作,加强对种羊的遗传资源保护,确保品种的优良特性。

繁殖管理

羊良种繁育场应严格执行繁殖管理制度,包括种羊选择、配种、妊娠、分娩、断奶等环节,加强繁殖技术培训,提高繁殖效率。

饲养管理

羊良种繁育场应实行科学饲养,根据羊只的生长发育需求,合理搭配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加强饲料管理,防止饲料霉变、污染等。

兽医防疫

羊良种繁育场应加强兽医防疫工作,建立健全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严格执行国家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定期对羊只进行防疫注射、驱虫、检疫等。

环境保护

羊良种繁育场应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加强污染治理,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质量控制

羊良种繁育场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羊只品种、繁殖、饲养、防疫、销售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实施与监督

实施主体

羊良种繁育场应按照DB64/T 1473-2017标准进行自检,确保符合标准要求,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羊良种繁育场的监督管理。

监督方式

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采取定期、随机抽查、核查等方式,对羊良种繁育场进行监督管理。

DB64/T 1473-2017标准《羊良种繁育场管理技术规范》为我国羊良种繁育场提供了明确的管理要求和指导,各级羊业从业者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标准,不断提高羊良种繁育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为我国羊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