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布鲁氏菌病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制备及诊断技术探究

团体标准 604
本研究针对牛布鲁氏菌病,基于DB35/T 1669-2017标准,成功制备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并研究其诊断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特点,为牛布鲁氏菌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新型手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作为一种严重的动物传染病,不仅威胁着家畜的健康,也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它能够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以及人类,在我国畜牧业中尤为普遍,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开发快速、灵敏、特异的诊断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菌病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制定的DB35/T 1669-2017标准,便是针对牛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的规范,其中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的制备和诊断技术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将围绕这一标准,对牛布鲁氏菌病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的制备与诊断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牛布鲁氏菌病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制备及诊断技术探究,牛布鲁氏菌病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制备及诊断技术探究,2,第1张

牛布鲁氏菌病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制备

材料与试剂

  1. 牛布鲁氏菌标准菌株:由我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提供。
  2. 荧光纳米颗粒:采购自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公司。
  3. 牛布鲁氏菌病抗体:采购自国内知名生物科技公司。
  4. 试剂:包括缓冲液、抗原、抗体、荧光素等。

方法

  1. 荧光纳米颗粒标记:将荧光纳米颗粒与牛布鲁氏菌抗体进行偶联,制备荧光纳米颗粒标记抗体。
  2. 试纸条制备:将荧光纳米颗粒标记抗体、抗原、缓冲液等试剂均匀涂布于试纸条上,制成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
  3. 试纸条检测:将待测样品与试纸条进行反应,观察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

牛布鲁氏菌病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诊断方法

样品处理

  1. 采集疑似感染牛的血液、尿液等样品。
  2. 按照DB35/T 1669-2017标准进行样品处理,提取抗原。

试纸条检测

  1. 将处理后的样品与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进行反应。
  2. 观察试纸条上的颜色变化,判断样品是否感染布鲁氏菌。

结果判定

  1. 若试纸条上出现两条红线,表示样品感染布鲁氏菌。
  2. 若试纸条上仅出现一条红线,表示样品未感染布鲁氏菌。

本文针对DB35/T 1669-2017标准,对牛布鲁氏菌病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的制备与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牛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DB35/T 1669-2017标准对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进行优化,提高其性能和适用性。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形势日益严峻,针对牛布鲁氏菌病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制备与诊断方法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优化荧光纳米颗粒标记技术,提高试纸条的灵敏度。
  2. 研究不同抗原、抗体组合,提高试纸条特异性。
  3. 开发多联检测技术,实现多种病原体同时检测。
  4. 探索荧光纳米颗粒试纸条在牛布鲁氏菌病防控中的应用,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