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13/T 5749-2023饲用杂谷全株青贮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13/T 5749-2023 饲用杂谷全株青贮制作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我国饲料行业提供了杂谷全株青贮制作的标准规程,该规程详细阐述了杂谷全株青贮的原料选择、制作工艺、质量要求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和利用率,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资源的供应愈发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杂谷作为一种多功能、高营养的作物,其全株青贮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为推动这一技术的规范化发展,我国发布了DB13/T 5749-2023《饲用杂谷全株青贮制作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畜牧业中的实际应用。
DB13/T 5749-2023《饲用杂谷全株青贮制作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指导杂谷全株青贮的制作过程,涵盖了原料选择、收割、晾晒、切碎、发酵、封存等关键环节。
原料选择
杂谷全株青贮的原料需选择成熟度适中、植株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最佳收割期通常在籽实成熟前10-15天。
收割与晾晒
收割应在晴天进行,以避免雨水对原料的影响,收割后,将植株摊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晒,待植株表面水分蒸发至约50%时,再进行切碎处理。
切碎
切碎是青贮制作的关键步骤,切碎程度直接影响青贮品质,杂谷全株青贮的切碎长度应控制在2-4厘米。
发酵
发酵是青贮制作的核心环节,对青贮品质和饲料利用率有重要影响,在发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控制适宜的发酵温度,通常在30-40℃为宜。
- 保持适宜的发酵湿度,一般在70-80%。
- 密封发酵,防止氧气进入,避免青贮料变质。
封存
发酵完成后,应及时将青贮料封存,封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选用适宜的青贮设施,如青贮塔、青贮窖等。
- 封存前,对设施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
- 封存时,将青贮料压实,避免空气进入。
DB13/T 5749-2023《饲用杂谷全株青贮制作技术规程》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提高饲料利用率
杂谷全株青贮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于消化,可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
丰富饲料来源
杂谷全株青贮作为一种优质的粗饲料,可丰富饲料来源,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求。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杂谷全株青贮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畜牧业对传统饲料资源的依赖,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13/T 5749-2023《饲用杂谷全株青贮制作技术规程》为杂谷全株青贮的制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青贮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为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