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生产技术规程,DB43/T 824-2013,推动健康农业品质升级
《DB43/T 824-2013 富硒生产技术规程》旨在通过规范富硒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推动健康农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的富硒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富含硒元素的农产品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而备受瞩目,富硒农产品不仅口感鲜美,而且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显著功效,为了规范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提升其品质,我国制定了DB43/T 824-2013《富硒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详细解读该规程的内容,旨在为我国富硒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3/T 824-2013《富硒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富硒农产品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负责起草,并于2013年正式发布,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富硒农产品的生产流程,确保其品质与安全,推动我国富硒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富硒生产基地的选择
根据规程要求,富硒生产基地应选择土壤硒含量适中、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的地区,土壤硒含量应控制在0.4-1.0mg/kg之间,以确保富硒农产品的硒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富硒品种选择
规程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富硒品种,在品种选择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
栽培技术
- 土壤处理:在富硒农产品生产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消毒、施肥等处理,确保土壤肥力适宜。
- 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每亩栽植6000-8000株。
- 水肥管理:根据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科学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硒肥施用
- 硒肥选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硒肥,如硒酸钙等。
- 施用方法:在生长的关键时期,如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等,根据土壤硒含量和需求,适量施用硒肥。
- 施用量:一般每亩施用硒肥0.5-1kg,具体用量根据土壤硒含量和品种进行调整。
采收与保鲜
- 采收:富硒农产品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果实过熟影响品质。
- 保鲜:采用适当的保鲜措施,如低温保存、气调包装等,延长富硒农产品的保鲜期。
DB43/T 824-2013《富硒生产技术规程》为我国富硒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富硒农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助力我国健康农业的发展,该规程的实施还有助于推动富硒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