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836-2005 苦瓜茶,传统与现代工艺融合指南
《DB32/T 836-2005 苦瓜茶加工技术规程》融合传统与现代技术,规范苦瓜茶加工流程,确保产品品质,推动苦瓜茶产业健康发展。
苦瓜茶,作为中国古老饮品中的一员,以其清热解毒、消暑解渴、降血压、降血糖等多元保健功能,近年来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苦瓜茶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为了规范苦瓜茶的生产与加工,提升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32/T 836-2005 苦瓜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细节,旨在为广大的苦瓜茶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实用参考。
《DB32/T 836-2005 苦瓜茶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DB32/T 836-2005 苦瓜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苦瓜茶加工的行业标准,自2005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苦瓜茶从生产到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等,旨在保障苦瓜茶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和高品质。
苦瓜茶加工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原料要求
苦瓜茶的制作原料需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污染的苦瓜,优选成熟度适中、色泽鲜绿、质地脆嫩、口感鲜美的苦瓜品种。
加工工艺
- 清洗:彻底清洗苦瓜,去除杂质和污物。
- 切片:将洗净的苦瓜切成1-2毫米厚的薄片。
- 杀青:将苦瓜片放入杀青机中,以100-120℃的温度杀青2-3分钟。
- 干燥:在50-60℃的温度下干燥4-6小时。
- 粉碎:将干燥后的苦瓜片粉碎至80-100目。
- 筛分:筛除不合格的粉末。
- 混合:将苦瓜粉与绿茶、菊花等辅料按比例混合均匀。
- 包装:将混合好的苦瓜茶装入密封袋中,进行包装。
质量要求
- 感官指标:苦瓜茶应具有独特的苦瓜香气,口感鲜爽,无异味。
-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应低于6%,总灰分含量应低于5%。
- 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等微生物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检验方法
- 感官检验:通过观察、闻香、品尝等方法对苦瓜茶的感官指标进行检验。
- 理化检验: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的仪器和方法检测水分、总灰分等理化指标。
- 微生物检验: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检测苦瓜茶中的微生物含量。
《DB32/T 836-2005 苦瓜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我国苦瓜茶的生产加工提供了标准化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规程的实施也将促进苦瓜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茶文化贡献力量。
在未来的生产加工中,苦瓜茶生产者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确保产品质量,消费者在选购苦瓜茶时,也应关注产品质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以保障自身健康,相信在《DB32/T 836-2005 苦瓜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引领下,我国苦瓜茶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