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827-2005,绿色蔬菜出口品质保障的甘蓝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827-2005 出口甘蓝生产技术规程》为保障绿色蔬菜出口品质提供关键指导,规范出口甘蓝生产,确保产品安全、优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稳步前进,绿色蔬菜的出口市场正在不断拓宽,甘蓝,作为营养价值丰富、市场需求旺盛的蔬菜品种,其出口量持续攀升,为了确保出口甘蓝的品质,我国制定了《出口甘蓝生产技术规程》(DB32/T 827-2005),本文将对其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施意义进行深入剖析。
规程背景
《出口甘蓝生产技术规程》(DB32/T 827-2005)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出口甘蓝生产的技术规程,该规程旨在规范出口甘蓝的生产流程,提升甘蓝品质,以增强我国绿色蔬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该规程由省农业科学院、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机构共同编制,并于2005年正式发布实施。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出口甘蓝的生产,涵盖了种植、管理、收获、运输等所有环节。
生产基地选择
出口甘蓝的生产基地应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生态环境适宜的区域,基地需具备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病虫害防治设施。
品种选择
出口甘蓝的品种应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品种,且品种选择需符合国家农业行业标准。
种植技术
- 整地施肥:甘蓝种植前,应进行深耕、晒垡,确保土壤疏松,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以保证土壤养分充足。
- 播种:播种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播种前,应进行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 田间管理:甘蓝生长期间,应适时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浇水应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施肥应根据甘蓝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进行。
收获与运输
- 收获:甘蓝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获应在晴天进行,避免雨后收获。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甘蓝新鲜,避免挤压、碰撞,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质量控制
出口甘蓝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出口要求。
实施意义
提高出口甘蓝品质
《出口甘蓝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出口甘蓝的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保障绿色蔬菜出口市场竞争力
通过规范出口甘蓝生产,提升我国绿色蔬菜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扩大出口规模。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出口甘蓝生产技术规程》(DB32/T 827-2005)是我国出口甘蓝生产的重要指导文件,各级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不断提高出口甘蓝的品质,为我国绿色蔬菜出口市场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