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957-2006有机芦笋生产技术规程,绿业典范实践解析
《DB32/T 957-2006 有机芦笋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部绿色农业典范实践指南,详细阐述了有机芦笋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技术规范,旨在保障有机芦笋的品质与安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绿色和有机农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有机芦笋作为一种具有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规范有机芦笋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有机芦笋生产技术规程》(DB32/T 957-2006),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阐述有机芦笋生产技术的关键要点。
有机芦笋的定义及特点
有机芦笋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有机农业原则,保持土壤生态平衡,生产出符合有机产品标准的芦笋,有机芦笋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高品质:有机芦笋富含营养,口感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喜爱。
- 安全健康:有机芦笋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产品安全健康,有利于消费者健康。
- 环保:有机芦笋的生产注重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B32/T 957-2006 有机芦笋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址与规划
有机芦笋生产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块,规划时需考虑芦笋的生长周期、种植密度、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等因素。
品种选择与处理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有机芦笋品种,处理应采用物理方法,如晒种、风选等,避免使用化学药剂。
土壤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应注重土壤改良和培肥,采用有机肥、绿肥、秸秆还田等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灌溉与施肥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合理控制灌溉水量,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生物肥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病虫害防治
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收获与储运
收获时应选择晴天,避免雨后收获,收获后,应进行及时、合理的储运,确保产品品质。
有机芦笋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与推广
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有机芦笋生产技术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有机芦笋生产的认识,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技术指导与服务
建立健全有机芦笋生产技术指导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有机芦笋生产技术规程的落实。
质量
加强对有机芦笋生产过程的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有机产品标准。
市场拓展
积极拓展有机芦笋市场,提高有机芦笋的市场份额,促进有机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
《有机芦笋生产技术规程》(DB32/T 957-2006)为我国有机芦笋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通过实施这一规程,有助于提高有机芦笋产品质量,推动我国有机芦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