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371-2009,有机白首乌绿色种植标准化规程解读
《DB32/T 1371-2009 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为绿色种植标准化提供指导,规范有机白首乌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随着社会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攀升,中药材的有机种植技术正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趋势,白首乌,这一古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规范有机白首乌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我国出台了《DB32/T 1371-2009 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这一规程,深入探讨有机白首乌生产的技术要点和标准化进程。
有机白首乌的定义及药用价值
有机白首乌,亦称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根据《DB32/T 1371-2009 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的规定,有机白首乌需采用有机种植方式,确保产品无污染、无残留,白首乌具有补益精血、乌须发、抗衰老等多种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保健领域。
《DB32/T 1371-2009 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选地与整地
有机白首乌的种植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无污染的区域,在种植前,需进行深翻、平整土地,确保土壤结构良好,并避免与农药、化肥等污染源相邻。
种苗
有机白首乌应选用优质、无病虫害的种苗,在种苗繁殖时,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并在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以提高发芽率。
栽植与管理
- 栽植时间:有机白首乌的栽植时间为春、秋季,秋季为佳,栽植前需挖好种植穴,穴距一般为40cm×40cm。
- 栽植方法:将种苗放入种植穴中,覆土压实,浇透水。
- 田间管理:有机白首乌生长期间,需定期除草、施肥、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防治病虫害,严禁使用化学农药。
收获与加工
有机白首乌的收获时间为种植后3-4年,收获时,需选择晴天,将块根挖出,洗净泥土,晒干或烘干。
质量控制
在有机白首乌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执行《DB32/T 1371-2009 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的各项要求,确保产品质量,产品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的意义
- 保障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执行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可以有效降低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的残留,提高产品质量。
- 促进产业发展: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有助于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提高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
- 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白首乌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的种植方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提高农民收益:有机白首乌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通过实施有机种植技术规程,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DB32/T 1371-2009 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有机白首乌产业发展、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强有机白首乌生产技术规程的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为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