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550-2009 苦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助力品质与产量提升

团体标准 603
《DB32/T 550-2009 加工型苦瓜生产技术规程》旨在通过标准化种植流程,提高苦瓜品质与产量,为我国苦瓜产业提供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加工型作物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苦瓜,作为富含营养、风味独特的蔬菜,其加工产品在市场上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规范加工型苦瓜的生产技术,提升苦瓜的品质与产量,我国出台了《加工型苦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550-2009),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我国加工型苦瓜的生产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

DB32/T 550-2009 苦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助力品质与产量提升,DB32/T 550-2009 苦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助力品质与产量提升,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加工型苦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550-2009)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我国加工型苦瓜的种植、管理、收获及加工等全过程,该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加工型苦瓜的生产流程,提升苦瓜的品质与产量,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种植技术

选地与整地

加工型苦瓜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最佳,在选地时,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避免低洼积水区域。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加工型苦瓜品种,如湘苦1号、湘苦2号等,品种选择需综合考虑苦瓜的口感、产量及抗病性等因素。

播种与定植

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当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直播时,行距为60-70厘米,株距为30-40厘米;育苗移栽后,应及时浇透水,以促进根系生长。

田间管理

(1)施肥:苦瓜生长期间需肥量较大,应以有机肥为主,辅以氮、磷、钾复合肥,施肥原则为“薄肥勤施”,一般追肥3-4次。 (2)灌溉:苦瓜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溉。 (3)病虫害防治:苦瓜易受病虫害侵袭,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轮作等;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益虫等;化学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收获与加工

收获

加工型苦瓜一般在开花后40-50天开始采摘,采摘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苦瓜表面沾水,采摘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损伤。

加工

加工型苦瓜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切片:将苦瓜洗净,切成薄片,晾干或烘干。 (2)切丝:将苦瓜洗净,切成细丝,晾干或烘干。 (3)切块:将苦瓜洗净,切成块状,晾干或烘干。 (4)腌制:将苦瓜洗净,切成块状,加入适量的盐、糖、醋等调料,腌制一段时间后即可食用。

《加工型苦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550-2009)为我国加工型苦瓜的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苦瓜的品质与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灵活运用规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以实现加工型苦瓜的优质、高产、高效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