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618-2021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指南
《DB32/T 1618-2021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种植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解读了甘薯春提早生产的各项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时间、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甘薯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攀升,特别是迷你型甘薯,凭借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以及便捷的运输特性,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提升迷你型甘薯的产量与品质,我国于2021年正式发布了《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618-2021),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种植、管理、收获等关键环节。
选种与播种
- 选种:应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环境、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迷你型甘薯品种。
- 播种:播种前需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播种时间通常在3月中旬至4月初,种植密度建议为每亩1500-2000株。
土壤管理
- 整地:进行深翻土地,确保土壤松软,提升土壤的通气性。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底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植株管理
- 搭架:当甘薯植株长至约30厘米时,进行搭架操作,以增强通风透光。
- 摘心:在甘薯植株生长期间,适时摘心,以促进植株分枝。
-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甘薯植株,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收获与加工
- 收获:当甘薯地上部分枯萎时,进行收获,收获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甘薯块茎,减少损伤。
- 加工:对收获的甘薯进行清洗、去皮、切片等加工处理,以便于储存和销售。
规程在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产量
严格执行《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有助于优化种植结构,从而显著提高甘薯产量。
提高品质
规程中的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对于提升迷你型甘薯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便于推广详实,操作简便,有利于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618-2021)为我国迷你型甘薯春提早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