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497-2009 葡萄贮藏技术规程,提升葡萄品质与保鲜之道
《DB32/T 1497-2009 葡萄贮藏技术规程》为保障葡萄品质与延长保鲜期提供关键指导,详细阐述葡萄贮藏过程中的技术要点,确保葡萄品质稳定。
随着我国葡萄产业的迅猛发展,葡萄的产量与品种日益繁多,其贮藏技术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葡萄贮藏技术规程》(DB32/T 1497-2009)作为我国葡萄产业的重要技术标准,致力于规范葡萄的贮藏流程,确保葡萄品质,延长其保鲜期限,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探讨葡萄贮藏技术的关键环节。
《葡萄贮藏技术规程》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适用于所有葡萄品种的贮藏,该规程详细规定了葡萄从采收、预冷、冷藏、包装、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技术要求,旨在保障葡萄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与安全。
葡萄采收
葡萄采收是贮藏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环节,根据规程,葡萄采收需注意以下几点:
- 采收时间:应选择葡萄成熟度达到最佳时期,以确保其品质与口感。
- 采收方法: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收,尽量避免对葡萄造成损伤。
- 采收标准:根据葡萄品种和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采收标准。
预冷
葡萄采收后,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以降低其呼吸强度,延长保鲜期,预冷方法包括:
- 自然预冷:将葡萄摊放在通风、阴凉处,使其自然降温。
- 机械预冷:利用冷风或冷水预冷,将葡萄温度降至所需温度。
冷藏
预冷后的葡萄应立即进入冷藏环节,规程对冷藏条件提出以下要求:
- 冷藏温度:根据葡萄品种和市场需求,设定合理的冷藏温度,一般介于0℃至4℃之间。
- 冷藏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90%至95%之间,以防止葡萄失水。
- 冷藏时间:根据葡萄品种和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冷藏时间。
包装与运输
在冷藏过程中,葡萄应采用适当的包装和运输方式,以减少损耗,规程对包装和运输提出以下要求:
- 包装材料:选用透气性、密封性好的包装材料,如塑料薄膜、纸箱等。
- 包装方法:将葡萄整齐地摆放在包装容器中,避免挤压。
- 运输条件:保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稳定,避免剧烈震动。
销售
葡萄销售前,应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规程对销售提出以下要求:
- 质量检验:对葡萄的外观、口感、病虫害等进行全面检查。
- 销售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销售时间。
- 销售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
《葡萄贮藏技术规程》为我国葡萄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葡萄品质,延长保鲜期,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加强葡萄的采收、预冷、冷藏、包装、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以确保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