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肉鹅饲养新标准,DB32/T 1239-2008,引领食品安全新风尚
《DB32/T 1239-2008 绿色食品肉鹅饲养控制规范》旨在保障食品安全,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规范肉鹅饲养过程,从源头确保绿色食品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食品安全和绿色健康食品的追求亦愈发强烈,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以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DB32/T 1239-2008《绿色食品肉鹅饲养控制规范》应运而生,为肉鹅养殖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标准,不仅有力保障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同时也促进了绿色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DB32/T 1239-2008 绿色食品肉鹅饲养控制规范概述
DB32/T 1239-2008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肉鹅饲养的绿色食品标准,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于2008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绿色食品肉鹅饲养的环境、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肉鹅品质,确保食品安全,并推动绿色养殖业的全面发展。
DB32/T 1239-2008 绿色食品肉鹅饲养控制规范的主要内容
环境要求
- 饲养场地: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通畅、通风透气、无污染源的地区,场地面积需满足饲养规模,地面平坦,便于鹅群活动。
- 水源:应使用清洁、无污染的地下水或地表水,水质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空气质量:饲养环境空气质量需符合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饲料要求
- 饲料原料:选用优质、无污染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麦麸等。
- 饲料添加剂:不得使用药物和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饲料加工:确保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品质,防止污染。
饲养管理
- 饲养密度:根据鹅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饲养环境,合理确定饲养密度。
- 饲养方式:采用地面平养或笼养,确保鹅群活动空间充足。
- 饲养管理:加强饲养过程中的观察,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确保鹅群健康成长。
疫病防控
- 免疫接种:按照国家规定,对鹅群进行免疫接种,预防常见疫病。
- 疫病监测:定期对鹅群进行疫病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消毒防疫:饲养环境、饲料、工具等应定期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DB32/T 1239-2008 绿色食品肉鹅饲养控制规范的意义
保障食品安全
该规范从源头把控,确保肉鹅饲养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降低消费者食用风险。
提高肉鹅品质
规范化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肉鹅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肉鹅的需求。
推动绿色养殖
该规范倡导绿色、环保的饲养理念,有助于推动肉鹅养殖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促进产业升级
规范化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提高肉鹅产业整体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DB32/T 1239-2008 绿色食品肉鹅饲养控制规范的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高肉鹅品质、推动绿色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加强该规范的宣传和推广,提升肉鹅养殖业的整体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健康的肉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