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养殖技术规范DB51/T 1581-2013,引领高品质食用鱼产业新高峰
《DB51/T 1581-2013 胭脂鱼养殖技术规范》旨在提升胭脂鱼养殖品质,引领高品质食用鱼产业,规范详细介绍了养殖技术,确保胭脂鱼养殖产业迈向新标杆。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关注度日益增强,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优质食用鱼的代表——胭脂鱼,因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规范胭脂鱼的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确保食品安全,我国于2013年正式发布了《DB51/T 1581-2013 胭脂鱼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围绕这一规范,深入探讨如何构建高品质食用鱼产业的新标杆。
胭脂鱼养殖技术规范概述
《DB51/T 1581-2013 胭脂鱼养殖技术规范》详细规定了胭脂鱼的养殖技术要求,涵盖了养殖环境、苗种选择、饲料营养、病害防治、水质管理等多个方面,该规范的出台旨在提升养殖技术,降低养殖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养殖环境
- 水源:养殖用水应来自无污染、水质清澈的河流、湖泊或地下水,水温适宜,pH值保持在6.5-8.5之间。
- 池塘:池塘面积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水深保持在1.5-2.5米,底部平坦,淤泥厚度适中。
-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溶解氧充足,根据养殖阶段,适时调整水质参数,如温度、pH值、氨氮等。
苗种选择
- 品种:选择优质、抗病、生长速度快的胭脂鱼品种。
- 苗种规格:选择体长10-15厘米、体重20-30克的优质苗种。
- 健康状况:苗种应无病害、无畸形,活力旺盛。
饲料营养
- 饲料配方:根据胭脂鱼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 饲料来源:选用优质、无污染的饲料原料,如鱼粉、豆粕、玉米等。
- 饲喂方式:采用定时、定量、定质的投喂方式,确保饲料利用率。
病害防治
- 预防为主:加强养殖环境管理,定期消毒,降低病害发生。
- 治疗为辅:一旦发现病害,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害蔓延。
- 免疫接种:根据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鱼体免疫力。
品质保障
- 严格遵循规范:在养殖过程中,严格遵守《DB51/T 1581-2013 胭脂鱼养殖技术规范》,确保养殖质量。
- 加强质量检测: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确保食用鱼品质。
- 建立追溯体系:建立健全追溯体系,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
发展前景
《DB51/T 1581-2013 胭脂鱼养殖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胭脂鱼养殖产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继续深化规范实施,提高养殖技术水平,打造高品质食用鱼产业新标杆,加强市场推广,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消费者对胭脂鱼的认知度和喜爱度,为我国渔业发展贡献力量。
《DB51/T 1581-2013 胭脂鱼养殖技术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胭脂鱼养殖效益、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携手努力,推动胭脂鱼养殖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