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34/T 4479-2023江淮丘陵节水抗旱稻轻简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34/T 4479-2023 江淮丘陵节水抗旱稻轻简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江淮丘陵地区提供了一套节水抗旱稻的轻简栽培技术规程,规程详细解读了节水抗旱稻的种植方法,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灌溉、施肥等环节,旨在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水资源消耗,适用于农业生产实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发展节水抗旱稻种植技术,成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江淮丘陵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节水抗旱稻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国制定了《江淮丘陵节水抗旱稻轻简栽培技术规程》(DB34/T 4479-2023),旨在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提升产量与效益,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023版DB34/T 4479-2023江淮丘陵节水抗旱稻轻简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2023版DB34/T 4479-2023江淮丘陵节水抗旱稻轻简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江淮丘陵节水抗旱稻轻简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江淮丘陵节水抗旱稻轻简栽培技术规程》由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编制,旨在规范江淮丘陵地区节水抗旱稻的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规程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

  1. 选育适宜品种:依据江淮丘陵地区的气候与土壤特点,挑选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节水抗旱稻品种。
  2. 优化播种时机: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最佳播种期,确保节水抗旱稻在生育期内获得最佳生长条件。
  3. 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实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轻简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4. 病虫害综合防治:依据当地病虫害发生规律,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手段,确保节水抗旱稻健康成长。
  5. 适时收获:根据节水抗旱稻的生长发育状况,适时收获,以提升产量与品质。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提升产量:通过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优化,提高节水抗旱稻的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2. 节约水资源: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
  3. 降低生产成本:轻简栽培技术可减少劳动力、化肥和农药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4. 保护生态环境: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5.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节水抗旱稻种植技术的推广,有助于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淮丘陵节水抗旱稻轻简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江淮丘陵地区节水抗旱稻的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农民朋友们应认真学习规程内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种植节水抗旱稻,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