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规程解读及实践应用新规范DB43/T 2681-2023
《DB43/T 2681-2023 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一文详细解读了白菜薹双季栽培的最新技术规程,包括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要点,文章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规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白菜薹产量和质量提供了科学指导。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蔬菜种植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白菜薹,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成为备受关注的蔬菜品种,研究并应用其双季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白菜薹的产量与品质,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围绕《DB43/T 2681-2023 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规程》展开论述,深入解析其技术核心,并结合实际栽培经验,探讨如何高效提升白菜薹双季栽培的产量与品质。
《DB43/T 2681-2023 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DB43/T 2681-2023 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规程》是由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牵头制定的行业标准,该规程旨在规范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提升白菜薹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供应需求,规程内容涵盖白菜薹双季栽培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全过程。
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规程要点解读
选种与播种
- 选种:挑选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白菜薹品种,要求品种具备较强的抗病性、高产量和优良品质。
- 播种:白菜薹双季栽培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春季播种建议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季播种则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
田间管理
- 整地施肥:播种前需深翻土地,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比例为1:1:1。
- 播种覆土:播种后覆土厚度为1-2厘米,保持土壤湿润。
- 间苗定苗:播种后7-10天进行间苗,保留壮苗,株距为15-20厘米。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 施肥管理: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肥力,适时追肥,一般追肥3-4次,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白菜薹易受软腐病、霜霉病等病害侵害,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株,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 虫害防治:白菜薹易受菜青虫、蚜虫等虫害侵害,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采收
- 采收时间:春季采收一般在播种后50-60天,秋季采收一般在播种后40-50天。
- 采收方法:采收时,用刀割取薹部,留茎基5-10厘米,避免损伤植株。
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规程应用实践
- 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块进行栽培,深翻土地,施足底肥。
- 播种与田间管理:按照规程要求,选择适宜品种,进行播种,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植株健长。
- 病虫害防治: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防治方案,及时进行防治。
- 采收与销售:按照规程要求,适时采收,确保白菜薹的品质和口感,提高市场竞争力。
《DB43/T 2681-2023 白菜薹双季栽培技术规程》为白菜薹双季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灵活运用规程,不断优化栽培技术,提高白菜薹的种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