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43/T 2701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43/T 2701-2023 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深入探讨了草菇菌种制作的标准化流程,规程详细介绍了菌种选育、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菌种纯化及保存等关键步骤,旨在提升草菇菌种质量,保障草菇产业的健康发展。

草菇,作为我国南方地区不可或缺的食用菌之一,备受消费者青睐,草菇菌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草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为了规范草菇菌种制作技术,提升草菇产业的整体水平,湖南省出台了DB43/T 2701-2023《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为广大草菇种植者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3版DB43/T 2701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023版DB43/T 2701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43/T 2701-2023规程概述

DB43/T 2701-2023《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草菇菌种制作的原料选择、设备配置、工艺流程、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内容,适用于草菇菌种的生产、检验及推广应用。

草菇菌种制作原料

菌种培养基

草菇菌种培养基多采用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等天然有机物质作为原料,并适量添加石灰、石膏等物质以调节培养基的pH值。

菌种接种材料

选用优质的草菇菌种作为接种材料,确保菌种纯净且活力充沛。

草菇菌种制作设备

菌种培养室

菌种培养室需满足恒温、恒湿、无菌等条件,以确保菌种生长环境的稳定性。

菌种接种箱

接种箱用于菌种接种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菌种培养架

培养架用于放置菌种瓶,便于观察菌种生长状况。

灭菌设备

如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线消毒灯等,用于菌种培养基和接种工具的灭菌处理。

草菇菌种制作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

对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等原料进行预处理,如浸泡、晾晒等。

培养基制备

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按比例混合,加入石灰、石膏等物质调节pH值,并搅拌均匀。

灭菌

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接种

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适宜温度,接入优质草菇菌种。

培养

将接种后的菌种瓶放置于菌种培养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菌丝生长。

观察与检验

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进行质量检验。

出瓶

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进行出瓶和分装。

草菇菌种质量要求

菌丝生长旺盛,无杂菌污染。

菌丝粗壮,色泽正常。

菌种活力强,接种后生长迅速。

菌种纯度≥98%。

草菇菌种检验方法

菌丝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色泽等,判断菌种纯度。

菌落计数

采用平板计数法,计算菌落数量,评估菌种活力。

抗逆性测试

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条件,测试菌种抗逆性。

遵循DB43/T 2701-2023《草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不仅为草菇菌种制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还有助于提升草菇菌种质量,推动草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广大草菇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掌握该规程,为我国草菇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