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新规程DB23/T 3521-2023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4
《DB23/T 3521-2023 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为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提供标准化操作指导,详细解读了技术规程,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旨在提高蓝靛果育苗效率和质量。

蓝靛果,亦称蓝莓,作为一种富含营养、深受市场青睐的浆果,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传统育苗技术存在诸多不足,诸如根系生长缓慢、成活率低、病虫害频发等问题,为了提升蓝靛果的育苗品质,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技术规程》(DB23/T 3521-2023),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蓝靛果育苗实践中的应用。

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新规程DB23/T 3521-2023解读与应用,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新规程DB23/T 3521-2023解读与应用,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规范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的全过程,涵盖基质选择、处理、装袋、播种、管理、出苗及移栽等关键环节。

育苗基质

(1)轻基质:推荐使用透气性佳、保水性优、无病虫害的轻基质,如珍珠岩、蛭石、泥炭等。 (2)基质配比:依据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合理调配轻基质,通常比例为珍珠岩:蛭石:泥炭=3:2:5。

装袋

(1)选择适宜的网袋,确保孔径适中,有利于根系生长。 (2)将处理好的轻基质填充入网袋,装袋高度控制在10-15厘米。

播种

(1)选用优质蓝靛果种子,确保发芽率。 (2)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病虫害。 (3)均匀撒播于装袋后的基质表面,覆土厚度为1-2厘米。

管理

(1)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温度控制在15-25℃,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 (2)适时浇水:根据基质水分状况,适时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3)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出苗

(1)出苗后及时移除覆盖物,确保光照充足。 (2)适当疏苗,保持植株间距。

移栽

(1)选择适宜的移栽时间,通常为秋季或春季。 (2)移栽前对幼苗进行修剪,去除病弱枝。 (3)移栽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DB23/T 3521-2023规程的应用

提高育苗质量

遵循DB23/T 3521-2023规程进行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能有效提升根系生长质量,降低病虫害发生率,提高成活率。

优化生产成本

轻基质网袋育苗技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与传统育苗方式相比,轻基质网袋育苗可减少土地、肥料、农药等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产业发展

DB23/T 3521-2023规程的推广与应用,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蓝靛果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蓝靛果轻基质网袋育苗技术规程》(DB23/T 3521-2023)为我国蓝靛果育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蓝靛果育苗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发展,希望广大蓝靛果种植者积极学习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蓝靛果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