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853.2-2023深度解读,大棚豇豆种植规程详解
《DB21/T 3853.2-2023解读》针对盐碱地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特别聚焦于大棚豇豆种植,该规程详细介绍了在盐碱地条件下,如何通过大棚设施优化豇豆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改良、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旨在提高豇豆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盐碱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为了提升盐碱地设施蔬菜的生产效率,确保蔬菜的品质与产量,我国正式发布了DB21/T 3853.2-2023《盐碱地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系列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的第二部分:大棚豇豆种植技术。
DB21/T 3853.2-2023《盐碱地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大棚豇豆》旨在规范盐碱地设施蔬菜的生产流程,提升产量与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并推动盐碱地设施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该规程适用于我国盐碱地设施蔬菜生产中大棚豇豆的种植。
大棚豇豆种植技术要点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选择土壤pH值在6.5-8.0之间,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条件良好的盐碱地。
- 整地:对土地进行深翻,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土壤细碎、平整、松软。
品种选择与处理
- 品种选择:挑选适合盐碱地生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豇豆品种。
- 处理:播种前,用55℃温水浸泡种子30分钟,捞出晾干。
播种与育苗
-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春季3-4月进行播种。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20-25厘米。
栽培管理
- 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鸡粪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根据生长情况适量施用。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生长期间,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
- 温度管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
-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采收与包装
- 采收:当豇豆豆荚长度达到15-20厘米时,即可采收。
- 包装:采收后,对豇豆进行清洗、分级、包装,确保产品品质。
DB21/T 3853.2-2023《盐碱地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大棚豇豆》为盐碱地设施蔬菜生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种植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盐碱地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盐碱地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广大种植户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点,不断提高盐碱地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