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697-2023标准解析,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新规范

团体标准 601
新标准DB61/T 1697-2023《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技术规范》发布,针对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提出规范要求,强化土壤污染防控,保障环境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与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强化土壤污染的防治力度,我国相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标准规范,DB61/T 1697-2023《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技术规范》便是这些规范之一,本文旨在对这一新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助相关企业和机构更好地理解和落实。

DB61/T 1697-2023标准解析,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新规范,DB61/T 1697-2023标准解析,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新规范,2,技术规范,2023,第1张

背景介绍

DB61/T 1697-2023是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技术规范,该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工作,提升监测数据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适用范围

DB61/T 1697-2023适用于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土壤污染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等关键环节。

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涵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介质。

监测点位布设

监测点位布设需遵循以下原则:

  1. 覆盖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区域,确保监测数据的全面性;
  2. 根据土壤污染的类型、程度和分布特点,合理设置监测点位;
  3. 监测点位应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土壤污染状况。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规定的监测方法;
  2. 监测方法应具备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3. 监测方法应满足监测目的和要求。

监测频率

监测频率应根据土壤污染状况、治理与修复进度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得少于每年一次。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采用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
  2.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3. 根据监测结果,提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建议。

标准实施与管理

实施主体

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应按照DB61/T 1697-2023的要求,积极开展周边土壤监测工作。

管理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DB61/T 1697-2023《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周边土壤监测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关企业和机构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标准,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贡献力量,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土壤污染监测工作取得实效。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