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市西瓜大豆套种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掖市西瓜套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DB62/T 2588-2015》解读与应用,主要介绍了在掖市地区实施西瓜与大豆套种的生产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阐述了种植模式、品种选择、播种时间、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农民增收需求的日益增长,掖市在推动西瓜产业发展的同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西瓜与大豆套种的生产技术,2015年,正式颁布实施了DB62/T 2588-2015《掖市西瓜套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为西瓜与大豆套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指导,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掖市西瓜大豆套种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掖市西瓜大豆套种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第1张

DB62/T 2588-2015规程概述

DB62/T 2588-2015规程共分为七个部分,涵盖了从适用范围到具体操作规程的各个方面。

  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掖市西瓜与大豆套种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定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
  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规程中涉及到的西瓜、大豆等术语的定义。
  4. 品种选择与种植布局:推荐了适合套种的西瓜和大豆品种,并对种植布局提出了要求。
  5. 栽培技术:包括西瓜和大豆的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具体操作规程。
  6. 病虫害防治:针对西瓜和大豆的主要病虫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7. 采收与贮藏:对西瓜和大豆的采收时间、方法及贮藏条件进行了规定。

西瓜套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

品种选择与种植布局

根据DB62/T 2588-2015规程,掖市西瓜套种大豆可选择西瓜品种如‘掖红宝’、‘罩’等,大豆品种如‘中黄13’、‘晋豆21’等,在种植布局上,应充分考虑西瓜和大豆的生长周期、需水量、光照等因素,确保两种作物共生期适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栽培技术

  1. 播种:西瓜于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大豆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采用穴播或方式,每穴播种1-2粒。
  2. 施肥:西瓜和大豆需肥量较大,应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复合肥,追肥分别在西瓜花期和大豆鼓粒期进行。
  3. 灌溉:西瓜和大豆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西瓜生长期需水量为每亩200-300立方米,大豆生长期需水量为每亩150-200立方米。
  4. 病虫害防治:针对西瓜和大豆的主要病虫害,如西瓜枯萎病、大豆锈病、蚜虫等,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的原则,可选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等进行防治。

采收与贮藏

  1. 西瓜采收:西瓜成熟后,果实表面色泽鲜亮,果肉鲜红,手感坚实,即可采收,采收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损伤。
  2. 大豆采收:大豆成熟后,叶片由绿变黄,豆荚由青变黄,即可采收,采收时应及时,防止豆荚炸裂。
  3. 贮藏:西瓜和豆荚分别装入保鲜袋中,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贮藏。

DB62/T 2588-2015《掖市西瓜套种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为掖市西瓜套种大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提高西瓜套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