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市豌豆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4
《庆市豌豆生产技术规程(DB62/T 2352-2013)》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豌豆生产过程,提高产量与品质,规程详细介绍了豌豆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为豌豆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绿色食品的生产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在豌豆种植领域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了规范豌豆生产,提升豌豆品质,庆市制定了《绿色食品庆市豌豆生产技术规程》(DB62/T 2352-2013),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为庆市豌豆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庆市豌豆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用指南,庆市豌豆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用指南,2,现代化,技术规程,第1张

《绿色食品庆市豌豆生产技术规程》(DB62/T 2352-2013)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豌豆生产的绿色食品地方标准,该规程严格遵循绿色食品生产原则,对庆市豌豆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规定,旨在提升豌豆的品质与产量,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日益增长需求。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庆市行政区域内豌豆的生产,涵盖了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个生产环节。

生产环境

庆市豌豆生产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区域,生产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育苗

  1. 品种选择:应选用抗病性强、品质优良、产量高、适应性广的豌豆品种。
  2.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一般在春季3月至4月进行播种。
  3. 播种密度:每亩播种量约为30公斤,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

肥水管理

  1.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施用化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亩施腐熟鸡粪1000公斤;追肥以氮肥为主,亩施尿素15公斤。
  2. 灌溉:根据豌豆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适时进行灌溉,播种前进行一次灌水,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根据生长情况适时灌溉。

病虫害防治

  1. 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病虫害。
  3.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

采收

豌豆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采收时,注意不要损伤植株和果实。

规程实施与应用

  1. 提高豌豆品质:通过实施本规程,可以有效提升豌豆的品质,使其达到绿色食品标准。
  2. 保障消费者权益:本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提高消费者对庆市豌豆的信任度。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庆市豌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绿色食品庆市豌豆生产技术规程》(DB62/T 2352-2013)对于庆市豌豆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本规程,推动庆市豌豆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