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猕猴桃产业标准化建设,DB62/T 1650-2007 绿色生产规程解析与应用
陇南猕猴桃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遵循DB62/T 1650-2007规程,通过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该规程详细解读了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食品产业正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方向,陇南猕猴桃,作为我国特色水果之一,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了确保陇南猕猴桃的生产质量,规范其生产流程,我国特制定了《DB62/T 1650-2007 绿色食品 陇南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陇南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
《DB62/T 1650-2007 绿色食品 陇南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62/T 1650-2007 绿色食品 陇南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专门针对陇南猕猴桃生产制定的地方标准,该规程的出台,旨在规范陇南猕猴桃的生产过程,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规程从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包装等多个方面,对陇南猕猴桃的生产提出了具体要求。
规程的主要内容
产地选择
规程明确指出,陇南猕猴桃生产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良好的区域,要求产地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
品种选择
规程规定,陇南猕猴桃品种应选择适应性强、品质优良、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应合理搭配不同品种,以充分发挥品种间的互补作用。
栽培管理
规程对陇南猕猴桃的栽培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 土壤管理:加强土壤改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确保土壤结构良好。
- 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控制施肥量,避免土壤污染。
- 水分管理:根据土壤含水量和气候条件,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修剪管理:适时进行修剪,调整树体结构,提高光合效率。
病虫害防治
规程要求,陇南猕猴桃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避免农药残留超标。
采收与包装
规程规定,陇南猕猴桃应在果实充分成熟、色泽鲜亮、果肉硬度适宜时采收,采收过程中,应避免损伤果实,确保果实品质,包装应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要求,防止果实污染。
规程在陇南猕猴桃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产品质量
严格执行《DB62/T 1650-2007 绿色食品 陇南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高陇南猕猴桃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规范生产过程
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陇南猕猴桃生产过程,降低生产风险,提高生产效益。
保障消费者健康
遵循规程进行生产,可以有效减少农药残留,保障消费者健康。
促进产业发展
《DB62/T 1650-2007 绿色食品 陇南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推动陇南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
《DB62/T 1650-2007 绿色食品 陇南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对于规范陇南猕猴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陇南猕猴桃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