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62/T 1126-2003标准解读

团体标准 601
该文解析了DB62/T 1126-2003标准下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栽培技术规程,详细阐述了红豆草的无公害种植方法,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红豆草栽培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无公害农产品正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定西市,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红豆草,作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经济价值高的优质牧草,其栽培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基于DB62/T 1126-2003标准,对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的栽培技术规程进行深入解析与应用。

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62/T 1126-2003标准解读,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DB62/T 1126-2003标准解读,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62/T 1126-2003标准概述

DB62/T 1126-2003标准,即《定西市无公害农产品 红豆草栽培技术规程》,详细规定了无公害红豆草的生产技术要求,涵盖了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加工等各个环节,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红豆草的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栽培技术规程解析

产地环境

无公害红豆草的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具体要求如下:

  1. 土壤:pH值宜在6.0-7.5之间,有机质含量应大于1.5%。
  2. 水源:水质需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3. 空气:大气质量需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红豆草品种,纯度应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

播种

  1. 播种时间:春季播种,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进行。
  2.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
  3.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1-1.5公斤。

田间管理

  1.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每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生长期间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用量20-30公斤。
  2. 灌溉: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 中耕除草:播种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病虫害防治

  1. 病虫害监测:定期监测红豆草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2. 防治方法: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病虫害发生。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时间:红豆草在播种后4-5个月即可收获。
  2. 收获方法:人工收割,留茬高度5-10厘米。
  3. 加工:将收割的红豆草晾晒、切碎,制成干草。

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栽培技术规程应用

提高红豆草产量与品质

通过严格执行DB62/T 1126-2003标准,合理选用品种、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提高红豆草产量与品质。

保障消费者健康

无公害红豆草的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红豆草的生产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DB62/T 1126-2003标准下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红豆草产量与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标准,推动定西市无公害红豆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