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803-2023规范解读,药品委托储存配送管理新变革
《DB14/T 2803-2023》药品委托储存配送管理规范新版本发布,全面规范药品委托储存配送流程,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新规强调企业主体责任,细化操作环节,强化信息化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的蓬勃发展,药品委托储存配送业务日益频繁,为规范药品委托储存配送行为,提升药品储存配送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药品委托储存配送管理规范》(DB14/T 2803-2023),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范,旨在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有益的参考。
适用范围
DB14/T 2803-2023适用于药品委托储存配送活动,涉及委托方、受托方、运输企业等所有相关主体。
委托方与受托方
(1)委托方:委托方需具备合法的药品经营资质,负责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等环节。 (2)受托方:受托方需具备合法的药品储存、配送资质,按照委托方要求,提供药品储存、配送服务。
药品储存
(1)储存条件:受托方应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符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包括温湿度、清洁度、防虫防鼠等。 (2)储存记录:受托方应建立药品储存记录,详细记录药品名称、批号、规格、数量、储存日期、储存条件等。
药品配送
(1)配送条件:受托方应确保药品配送过程符合GSP要求,包括运输工具、运输环境、配送人员等。 (2)配送记录:受托方应建立药品配送记录,详细记录药品名称、批号、规格、数量、配送日期、配送人员等。
共享与追溯
委托方与受托方应建立共享机制,实现药品储存、配送的实时查询与追溯。
规范执行
各级药品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药品委托储存配送活动的监管,确保规范执行。
规范实施与意义
DB14/T 2803-2023的实施,对于规范药品委托储存配送行为、提高药品储存配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药品储存配送质量
通过规范药品委托储存配送行为,有助于提高药品储存配送质量,降低药品质量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促进药品流通,提高医药市场竞争力
规范药品委托储存配送行为,有助于优化医药市场资源配置,提高医药市场竞争力。
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医药产业发展
规范药品委托储存配送行为,有助于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DB14/T 2803-2023《药品委托储存配送管理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药品委托储存配送管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关企业和个人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规范,共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