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785.1-2023标准解读,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家畜部分新标准及实施关键

团体标准 601
《DB62/T 4785.1-2023》解读了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家畜部分的新标准,强调生物安全防护、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关键环节,实施要点包括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强化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确保养殖环境安全,保障动物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畜禽养殖业在确保食品安全、满足市场供应、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畜禽养殖过程中也伴随着一系列生物安全风险,如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药物残留等问题,为了强化畜禽养殖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最新颁布了《DB62/T 4785.1-2023 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家畜》,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新标准,并探讨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DB62/T 4785.1-2023标准解读,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家畜部分新标准及实施关键,DB62/T 4785.1-2023标准解读,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家畜部分新标准及实施关键,2,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DB62/T 4785.1-2023 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家畜》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家畜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技术,降低生物安全风险,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该标准涵盖了家畜养殖生物安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应急处理等多个方面。

生物安全风险识别

标准规定,养殖企业需对家畜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包括病原微生物、药物残留、饲料添加剂、环境污染等,通过风险识别,企业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风险评估

企业需对已识别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并据此实施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

标准从以下几方面对风险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

  1. 养殖环境控制:定期监测养殖环境,确保其符合生物安全标准。
  2. 饲养管理:严格执行饲养管理制度,包括饲料来源、饲养密度、疫病防控等。
  3. 药物使用:合理使用药物,防止药物残留。
  4. 废弃物处理:对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应急处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生物安全事件,能迅速响应,降低损失。

实施要点

加强宣传培训

企业需加强对《DB62/T 4785.1-2023》的宣传和培训,提升员工对生物安全风险的认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制定实施

企业应根据标准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措施。

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殖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严格执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不断完善标准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生物安全风险也在不断演变,企业应关注标准动态,及时调整和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DB62/T 4785.1-2023 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家畜》的发布,对于提升畜禽养殖生物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养殖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标准要求,携手共进,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