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744-2023,地黄栽培技术规程,推动地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团体标准 601
《DB62/T 4744-2023 地黄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地黄产业栽培水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规程详细介绍了地黄种植的各个环节,包括选地、播种、田间管理等,为地黄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

地黄,作为中国传统的宝贵中药材之一,不仅拥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同时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中医药认知的日益加深,地黄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确保地黄栽培技术的规范化,提升地黄的产量与品质,进而推动地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62/T 4744-2023《地黄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地黄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2/T 4744-2023,地黄栽培技术规程,推动地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DB62/T 4744-2023,地黄栽培技术规程,推动地黄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62/T 4744-2023《地黄栽培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地黄种植的全过程,包括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关键环节。

术语和定义

  1. 地黄:指药用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干燥块根。
  2. 地黄种植:涵盖从地黄种子或种苗开始,至地黄成熟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
  3. 地黄产量:指单位面积内所产地黄干物质的重量。
  4. 地黄质量:涉及地黄的外观、色泽、质地、水分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栽培技术

  1. 选地与整地:应选择排水畅通、土壤肥沃、pH值在6.0~7.5之间的地块,进行深翻土壤,施足底肥,确保土壤细碎且平整。
  2. 处理:选择优质地黄种子,用50℃温水浸泡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3. 播种:春季播种,播种量为每亩1.5~2.0公斤,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深度为2~3厘米。
  4. 田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分次施用氮、磷、钾肥,施肥量需根据植株生长状况调整。
    •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灌溉。
    •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防止与地黄竞争养分和水分。
    •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5. 采收与加工
    • 采收:地黄一般在播种后第2~3年采收,采收期通常在秋季。
    • 加工:清洗、去皮、切片后,晒干或烘干。

质量要求

  1. 外观:地黄表面应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皱纹,断面为白色或淡色。
  2. 色泽:地黄色泽鲜艳,无霉变、虫蛀。
  3. 质地:地黄质地坚实,断面无空心。
  4. 水分:地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0%~15%。
  5. 重金属含量:地黄重金属含量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DB62/T 4744-2023《地黄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地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遵循该规程,能够有效提升地黄产量和质量,助力地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地黄种植者应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自身素质,为我国地黄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