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发布,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62/T 4799-2023 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为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指导,规范抗旱性鉴定评价流程,提升青稞品种的抗旱性能,助力产业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大背景下,农业抗旱性研究已成为提升作物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领域,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青稞作为特色作物,其抗旱性研究一直是农业科研和产业发展的核心议题,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DB62/T 4799-2023),为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撑,对促进青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青稞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发布,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青稞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发布,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2,技术规范,2023,第1张

《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概述

《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DB62/T 4799-2023)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旨在规范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评价的技术流程,提升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标准适用于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试验、评价和应用,对推动青稞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标准的主要内容

定义和术语

标准明确了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评价的相关术语,如抗旱性、耐旱性、水分利用效率等,为鉴定评价提供了清晰的语言表述。

鉴定方法

标准规定了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的试验方法,包括水分胁迫处理、田间试验、盆栽试验等,其中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是主要的鉴定方法。

评价指标

标准明确了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的评价指标,包括生长指标、产量指标、生理指标等,这些指标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青稞品种的抗旱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标准规定了抗旱性鉴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包括数据统计、图表绘制等,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结果判定

标准对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结果进行了判定,分为抗旱、耐旱、不抗旱三个等级,为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标准的应用价值

促进青稞品种选育

DB62/T 4799-2023标准为青稞品种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筛选出具有优良抗旱性的品种,提高青稞产量和品质。

保障青藏高原地区粮食安全

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匮乏,干旱是制约青稞生产的主要因素,该标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青稞品种的抗旱性,保障青藏高原地区粮食安全。

推动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

青稞产业是我国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青稞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DB62/T 4799-2023)的发布,为青稞品种抗旱性鉴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依据,对推动青稞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提高青稞抗旱性鉴定水平,为我国青稞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