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草2号老芒麦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
《DB51/T 480-2014 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为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种植提供标准化指南,旨在提高牧草产量和质量,促进高效牧草种植。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牧草种植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石,其战略地位愈发显著,川草2号老芒麦,作为一类优质的牧草品种,在提升牧草产量与品质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了规范川草2号老芒麦的种植技术,提升牧草生产效率,我国制定了DB51/T 480-2014《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此规程,深入解析川草2号老芒麦的种植技术,为我国牧草产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川草2号老芒麦的品种特性
川草2号老芒麦,由省草业科学研究所精心培育而成,具备以下显著特性:
- 适应性广:川草2号老芒麦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多个地区均能良好生长。
- 产量高:该品种牧草亩产可达1500-2000公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营养价值丰富:川草2号老芒麦粗蛋白含量超过20%,粗脂肪含量超过4%,营养价值极高。
- 耐践踏:川草2号老芒麦耐践踏,非常适合用于放牧。
DB51/T 480-2014《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选地与整地
-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在6.0-7.5之间的地块。
- 整地:深翻土壤,深度在20-30厘米,确保土壤松软、平整。
处理
- 选择: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
- 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杀灭病菌。
- 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用湿布包好,置于室温下催芽,待露白后即可播种。
播种
- 播种时间:春播在3-4月,秋播在8-9月。
-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1-1.5公斤。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30-40厘米,播深2-3厘米。
田间管理
-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3000-5000公斤,播种后追施尿素15-20公斤。
- 灌溉: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除草:播种后及时除草,防止杂草与牧草竞争养分。
- 病虫害防治: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收割与利用
- 收割时间:春季牧草生长旺盛期,一般在4-5月收割;秋季牧草生长旺盛期,一般在9-10月收割。
- 收割方法:采用机械收割,留茬高度5-10厘米。
- 牧草利用:收割后的牧草可直接用于放牧或青贮、晒干等。
遵循DB51/T 480-2014《川草2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川草2号老芒麦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牧草资源,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以实现牧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