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草1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指南

团体标准 604
《DB51/T 478-2005 川草1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规范川草1号老芒麦的种植,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牧草作为畜牧业的关键饲料来源,其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DB51/T 478-2005《川草1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作为一项关键的地方标准,为川草1号老芒麦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将从川草1号老芒麦的种植背景、技术规程要点、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川草1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指南,川草1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川草1号老芒麦的种植背景

川草1号老芒麦(Elymus nutans),作为一种适应性强的禾本科牧草,以其生长迅速、产量高、营养价值丰富、耐旱耐寒等特性,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作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饲料来源,川草1号老芒麦的产量和品质长期受到种植技术缺乏指导的制约。

DB51/T 478-2005 川草1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要点

选地与整地

  1. 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pH值在6.0-7.5之间的地块。
  2. 整地:深翻土地,深度为20-30厘米,以利于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处理

  1. 精选:选用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剔除破损、干瘪、发芽率低的。
  2. 消毒: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泡30分钟,杀灭表面的病菌。

播种

  1. 播种时间: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秋播一般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
  2.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1-1.5公斤。
  3.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10-15厘米。

田间管理

  1.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公斤,氮肥15-20公斤,磷肥10-15公斤,钾肥10-15公斤。
  2. 灌溉: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 除草:在苗期和生长中期,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保证川草1号老芒麦的正常生长。
  4.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合理使用农药。

收割与利用

  1. 收割时间:一般在川草1号老芒麦生长到50-60厘米时进行收割。
  2. 收割方法:采用机械收割或人工收割,收割后及时晾晒、打捆。
  3. 利用:收割后的川草1号老芒麦可作为饲料直接喂牛、羊等牲畜,也可加工成草粉、草块等。

实施效果

自DB51/T 478-2005《川草1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实施以来,川草1号老芒麦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据统计,实施该规程后,川草1号老芒麦的产量提高了20%-30%,营养价值也得到了提升,该规程的实施还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效果:

  1.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
  2. 降低了畜牧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
  3. 优化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DB51/T 478-2005《川草1号老芒麦牧草生产技术规程》为川草1号老芒麦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畜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