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51-2023新标准解读,豆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
《DB11/T 2151-2023》新标准解读聚焦豆类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种植流程,提升产量与品质,该规程针对豆类蔬菜种植环节,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全过程提出具体要求,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和农业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豆类蔬菜,作为我国不可或缺的粮食和蔬菜作物,其生产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与完善,我国正式颁布了DB11/T 2151-2023《主要豆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这一新标准,旨在对豆类蔬菜的生产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提升豆类蔬菜的品质与产量,本文将对此新标准进行深入解读。
DB11/T 2151-2023标准概览
DB11/T 2151-2023《主要豆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大豆、绿豆、黑豆、豌豆、蚕豆等主要豆类蔬菜的生产技术要求,涵盖了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全过程。
主要豆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
产地环境
DB11/T 2151-2023标准强调,豆类蔬菜的生产基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区域,且产地环境需符合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相关要求,以确保豆类蔬菜的品质与安全。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豆类蔬菜生产的基础,标准对品种纯度、发芽率、净度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纯度需达到98%以上,发芽率需在85%以上,净度亦需达到98%以上,所选品种应无病虫害,具有优良的抗逆性。
播种
播种是豆类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标准对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强调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播种量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确定,播种深度宜保持在2-3厘米。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豆类蔬菜生产中的核心环节,标准要求:
- 合理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 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适时灌溉;
- 及时除草,减少养分竞争;
- 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状况进行植株调整,提升品质与产量。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豆类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标准提出:
- 采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
-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豆类蔬菜的品质安全。
采收
采收是豆类蔬菜生产的收尾环节,标准对采收时间和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
- 根据豆类蔬菜的生长状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采收时间;
- 采用人工或机械采收,确保豆类蔬菜的品质。
实施DB11/T 2151-2023标准的意义
实施DB11/T 2151-2023标准,对于提升豆类蔬菜的品质与产量,保障生产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 提升豆类蔬菜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豆类蔬菜的需求;
- 保障豆类蔬菜生产安全,降低农药残留,维护消费者健康;
-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豆类蔬菜的产量与品质。
DB11/T 2151-2023《主要豆类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豆类蔬菜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我们应积极宣传和推广这一标准,让更多农民了解并应用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我国豆类蔬菜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