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678-2009标准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策略研究及效果评估

团体标准 604
本研究基于DB11/T 678-2009标准,探讨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策略及其效果评价,通过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提出一套鼠害控制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为养殖场提供科学、有效的鼠害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场已成为鼠类繁殖与栖息的温床,鼠害不仅对畜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还可能传播疾病,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为此,我国颁布了DB11/T 678-2009《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与效果评价》标准,为我国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旨在探讨该标准下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策略与效果评价,以期为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B11/T 678-2009标准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策略研究及效果评估,DB11/T 678-2009标准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策略研究及效果评估,2,第1张

DB11/T 678-2009标准概述

DB11/T 678-2009标准是我国首个关于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与效果评价的地方标准,于2009年正式发布,该标准明确了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以及效果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畜禽养殖场。

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策略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

  1. 改善养殖环境:加强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鼠能力,如修建排水沟、设置防鼠网、封堵鼠洞等。
  2. 清理养殖场:定期清理废弃物,减少鼠类食物来源。
  3. 加强饲料管理:严格控制饲料储存,防止鼠类偷食。
  4.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养殖场鼠害防治意识,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鼠害问题。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设置捕鼠器、粘鼠板、毒饵站等,具体措施如下:

  1. 捕鼠器:在养殖场内设置捕鼠器,捕捉鼠类。
  2. 粘鼠板:在养殖场内设置粘鼠板,粘捕鼠类。
  3. 毒饵站:在养殖场内设置毒饵站,投放毒饵,毒杀鼠类。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指使用毒饵、熏蒸剂等化学药物进行鼠害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1. 毒饵:在养殖场内投放毒饵,毒杀鼠类。
  2. 熏蒸剂:在养殖场内使用熏蒸剂,熏杀鼠类。

效果评价

鼠密度监测

通过设置鼠密度监测点,定期调查养殖场内鼠密度,评估鼠害控制效果。

鼠类活动监测

观察养殖场内鼠类活动情况,评估鼠害控制效果。

养殖场环境监测

养殖场内环境卫生,评估鼠害控制效果。

鼠类疾病监测

监测养殖场内鼠类疾病发生情况,评估鼠害控制效果。

DB11/T 678-2009标准为我国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鼠害,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对鼠害控制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有助于不断优化鼠害控制措施,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

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与效果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养殖场管理者、技术人员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在DB11/T 678-2009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畜禽养殖场鼠害控制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