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甘草,历史传承与DB62/T 2059-2011地理标志产业振兴之路
民勤甘草地理标志产品DB62/T 2059-2011,展现了民勤甘草深厚的历史传承与产业振兴之路,该标准规范了甘草的种植、加工及质量标准,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药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在辽阔无垠的西部疆域,有一片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沃土,那就是甘肃省的民勤县,这里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民勤甘草,作为一种承载着悠久历史和独特药效的地理标志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一同走进民勤甘草的世界,探寻其背后的历史传承与产业振兴之路。
民勤甘草的历史传承
民勤甘草,又称甘草、甜草,学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据史料记载,甘草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民勤甘草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卓越的药效,早在唐代就被列为贡品,成为皇室养生保健的珍品。
民勤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甘草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民勤甘草根肥大、色红、味甜,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等多种功效,被誉为“药中之王”。
地理标志产品DB62/T 2059-2011
为了保护民勤甘草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提升其品牌价值,我国于2011年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 民勤甘草》(DB62/T 2059-2011)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民勤甘草的种植、加工、质量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选购依据。
DB62/T 2059-2011标准明确了民勤甘草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民勤县全部行政区域,对民勤甘草的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确保了民勤甘草的品质和药效。
民勤甘草产业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地理标志产品的重视和扶持,民勤甘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以下是民勤甘草产业振兴的几个方面:
- 种植规模扩大: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民勤甘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 加工技术水平提升:民勤甘草加工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甘草产品的加工质量和附加值。
- 市场拓展:民勤甘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产品销往各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 品牌建设:民勤甘草产业积极打造品牌,参加各类展会和评比活动,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 产业链延伸:以民勤甘草为核心,发展相关产业,如甘草食品、甘草保健品、甘草化妆品等,进一步丰富产业体系。
民勤甘草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在地理标志保护政策的扶持下,民勤甘草产业正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方向迈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勤甘草将成为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