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活力电导率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探讨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探讨了DB62/T 2632-2015标准中苜蓿活力测定电导率法的应用,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准确、高效,为苜蓿品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苜蓿作为关键的牧草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苜蓿的活力是衡量其质量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苜蓿的产量与品质,我国发布的DB62/T 2632-2015《苜蓿活力测定电导率法》标准,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苜蓿活力测定的标准,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标准,探讨其在苜蓿活力测定中的应用。

苜蓿活力电导率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探讨,苜蓿活力电导率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探讨,2,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第1张

DB62/T 2632-2015标准概述

DB62/T 2632-2015《苜蓿活力测定电导率法》标准于2015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苜蓿活力测定的方法、所需设备、试剂、操作步骤以及结果计算等内容,为苜蓿活力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

电导率法测定苜蓿活力的原理

电导率法测定苜蓿活力的原理基于:在一定条件下,苜蓿细胞吸水膨胀,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细胞内电解质外渗,从而引起溶液电导率增加,通过测定溶液的电导率,可以计算出苜蓿的活力。

电导率法测定苜蓿活力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准确称取一定量的苜蓿,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放置于培养皿中。
  2. 浸泡:将苜蓿浸泡在蒸馏水中,浸泡时间根据苜蓿种类和实验要求确定。
  3. 测定:将浸泡后的苜蓿取出,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放入电导率仪中测定电导率。
  4. 计算结果:根据电导率仪测得的电导率,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苜蓿活力。

电导率法测定苜蓿活力的应用

  1. 评价质量:通过电导率法测定苜蓿活力,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其质量,为选育、生产、加工和销售提供科学依据。
  2. 优化播种量:根据活力测定结果,合理调整播种量,提高苜蓿产量。
  3. 优化施肥策略:根据活力测定结果,合理施肥,提升苜蓿产量和品质。
  4. 指导生产实践:电导率法测定苜蓿活力,有助于指导生产实践,提升苜蓿种植效益。

DB62/T 2632-2015《苜蓿活力测定电导率法》为我国苜蓿活力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依据,电导率法测定苜蓿活力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在苜蓿质量评价、播种量优化、施肥策略制定和生产实践指导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苜蓿产业的持续发展,电导率法测定苜蓿活力将在苜蓿种植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DB62/T 2632-2015. 苜蓿活力测定电导率法[S].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

[2] 晓红,刘晓东,赵瑞华. 苜蓿活力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13,39(6):1-4.

[3] 刘瑞芳,王瑞芳,刘瑞杰. 苜蓿活力测定方法研究[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1,47(1):1-4.

[4] 李晓峰,赵瑞华,晓红. 苜蓿活力测定方法研究[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2,4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