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700-2016标准解析,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策略全解读

团体标准 603
《DB62/T 2700-2016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技术规范》深入解读了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技术,规范详细介绍了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预防及控制措施,为兽医工作者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防治指导,有助于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率,保障猪群健康。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Enteritis,简称PTE)作为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猪类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爆发,我国于2016年颁布了DB62/T 2700-2016《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广大养猪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2/T 2700-2016标准解析,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策略全解读,DB62/T 2700-2016标准解析,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策略全解读,2,技术规范,第1张

猪传染性胃肠炎概述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Enteritis Virus,简称PTE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肠道疾病,该病主要侵袭猪的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猪只死亡,猪传染性胃肠炎具有传染性强、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的流行病学特点,对养猪业构成了巨大威胁。

DB62/T 2700-2016规范的主要内容

预防措施

  1. 加强猪场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以降低猪舍内病原体密度。
  2. 严格引种制度:禁止从疫区引进猪只,引进猪只需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无病后方可混群。
  3. 免疫接种: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选用有效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治疗措施

  1. 隔离病猪:发现病猪后,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 对症治疗: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补充电解质、补充能量等。
  3.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链霉素等。

疫情报告与控制

  1.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后,及时向当地兽医部门报告。
  2. 封锁疫区:在疫区内实行封锁,禁止猪只及猪产品流出。
  3. 扑杀措施:对病猪和疑似病猪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DB62/T 2700-2016规范的实施意义

  1. 保障猪只健康:规范的实施有助于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病率,提高猪只的健康水平。
  2. 保障养猪业发展:通过规范防治措施,降低猪传染性胃肠炎造成的经济损失,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3. 保障公共卫生:规范防治猪传染性胃肠炎,有助于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DB62/T 2700-2016《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治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广大养猪从业者应认真学习和贯彻该规范,切实加强猪场管理,提高猪只健康水平,为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共计1979字)

标签: 2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