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2701-2016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规范全面解析

团体标准 603
《DB62/T 2701-2016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规范》详细阐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疫情报告等关键环节,规范针对猪场管理、免疫程序、消毒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旨在降低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率,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

猪流行性腹泻(PED)作为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我国在2016年颁布了《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规范》(DB62/T 2701-2016),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范,旨在为我国养猪业提供有益的指导。

DB62/T 2701-2016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规范全面解析,DB62/T 2701-2016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规范全面解析,2,技术规范,规范解读,第1张

猪流行性腹泻概述

病原学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该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具有高度变异性,PEDV主要感染猪,对猪群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临床症状

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呕吐、腹泻、脱水、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等,该病主要危害仔猪,尤其是新生仔猪,其死亡率较高。

传播途径

PED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垂直传播等途径传播,猪场内外的猪只、人员、车辆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

DB62/T 2701-2016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规范解读

预防措施

  1.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猪场出入管理制度,防止病毒传入,加强猪场内外的消毒工作,定期对猪舍、设备、车辆等进行消毒。
  2. 免疫接种:选用合格的PEDV疫苗,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免疫接种,注意免疫程序的制定,确保猪只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3. 早期隔离与治疗:发现疑似病例时,立即隔离病猪,对病猪进行治疗,并对病猪舍、饲料、饮水等进行彻底消毒。
  4.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控制饲养密度,降低应激因素,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增强猪只的抗病能力。

治疗措施

  1. 药物治疗: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选用抗病毒、抗菌、止泻等药物进行治疗,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避免药物残留。
  2. 对症治疗:针对病猪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进行补液、补充电解质等对症治疗。
  3. 加强护理:保持病猪舍的清洁、干燥,加强通风换气,注意病猪的保暖,避免应激。

《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规范》为我国养猪业提供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加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工作,降低猪场经济损失,不断研究PEDV的变异规律,优化免疫程序,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为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注:本文仅为对DB62/T 2701-2016《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技术规范》的解读,具体操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