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39-2012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解读与实施探讨

团体标准 601
DB33/T 239-2012标准详细规定了龙井茶加工的各个环节,包括采摘、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的技术要求,该规程旨在确保龙井茶的品质,从源头到成品,严格把控每一步,促进茶叶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

龙井茶,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凭借其独到的“色、香、味、形”四绝而享誉全球,为了保障龙井茶的品质及加工工艺的标准化,我国出台了DB33/T 239-2012《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剖析该规程的具体内容,探讨其在龙井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与价值。

DB33/T 239-2012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解读与实施探讨,DB33/T 239-2012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标准解读与实施探讨,2,技术规程,消费者权益,第1张

DB33/T 239-2012规程概览

DB33/T 239-2012系浙江省地方标准,适用于龙井茶的生产与加工,该规程明确了龙井茶加工的基本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旨在提升龙井茶的品质,维护消费者权益

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

基本要求

DB33/T 239-2012对龙井茶加工的基本要求做了详细规定,涵盖产地、原料、加工设备、加工环境等方面,具体要求如下:产地必须是龙井茶原产地;原料需新鲜、无病虫害、无异味;加工设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加工环境需保持通风、干燥、清洁。

工艺流程

龙井茶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采摘、摊放、杀青、揉捻、干燥、筛分、拣剔、包装。

  • 采摘: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采摘时间在春季。
  • 摊放:将采摘的茶叶摊放在通风、干燥、清洁的场所,摊放时间一般为2-4小时。
  • 杀青:采用锅炒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50℃,杀青时间约为1-2分钟。
  • 揉捻:采用手工揉捻或机械揉捻,揉捻时间约为20-30分钟。
  • 干燥:采用烘干机或晒晾,干燥温度控制在80-90℃,干燥时间约为1-2小时。
  • 筛分:将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分,筛去碎片和杂质。
  • 拣剔:挑选出符合标准的茶叶,剔除不合格的茶叶。
  •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应符合国家标准。

质量要求

DB33/T 239-2012对龙井茶的质量要求分为感官要求和理化要求。

  • 感官要求: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汤色碧绿,叶底嫩绿。
  • 理化要求:水分含量在6.0%-7.5%,总灰分含量在5.0%-6.5%,含量在15.0%-18.0%,氨基酸含量在3.0%-4.0%。

检验方法

DB33/T 239-2012规定了龙井茶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

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应用与意义

提高龙井茶品质

DB33/T 239-2012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龙井茶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的需求。

保障消费者权益

通过规范龙井茶加工技术,确保茶叶安全、卫生,维护消费者权益。

推动龙井茶产业发展

DB33/T 239-2012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龙井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茶叶在市场的竞争力。

促进茶叶加工技术进步

规程的实施,促使茶叶加工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B33/T 239-2012《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对于提升龙井茶品质、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茶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这一规程,为我国茶叶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