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枣矮化密植栽培新规程发布,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DB41/T 2521-2023 灰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灰枣产业质量,通过推广矮化密植技术,优化灰枣种植模式,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灰枣,亦称灰皮枣、梨枣等,是我国传统的名优果品之一,富含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且口感独特,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灰枣市场需求逐年上升,为提升灰枣产量与品质,推广《灰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521-2023)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围绕此规程,深入探讨灰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
灰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灰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521-2023)是我国首个针对灰枣矮化密植栽培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提升灰枣产量、品质和抗病性,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灰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程内容主要包括:
- 栽培区域选择:依据灰枣的生长习性,挑选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适宜的区域。
- 品种选择:选用适应性、产量、品质均优的灰枣品种。
- 栽植密度:依据土地条件、品种特性及栽培方式,合理确定栽植密度。
- 栽植技术:包括栽植时间、栽植方法及栽植后管理等。
- 管理技术:涵盖施肥、灌溉、修剪、病虫害防治等。
- 采收与加工:合理确定采收期,提升果实品质,确保果实安全。
灰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 栽植时间:春季或秋季均可,春季为佳。
- 栽植方法:采用穴栽法,挖深、宽各80cm的栽植穴,施足底肥,栽植时,将苗木放入穴中,填土至苗木根颈处,轻轻压实,确保苗木根与土壤紧密接触。
- 栽植密度:一般株距2m,行距3m。
-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枣树生长阶段及果实发育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分别在萌芽前、开花前、果实膨大期和采收后施肥。
- 灌溉管理:依据枣树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适时灌溉,萌芽期和果实膨大期需水量较大,应保证充足供水。
- 修剪管理:根据枣树生长情况和果实发育需求,进行合理的修剪,包括疏剪、截剪、拉枝、摘心等。
-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病虫害有枣疯病、枣缩果病、枣树天牛等,可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
- 采收与加工:灰枣成熟期一般在9月至10月,根据果实色泽、硬度、含糖量等指标确定采收期,采收后,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如晒干、蒸煮等。
《灰枣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规程》(DB41/T 2521-2023)为灰枣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栽培技术指导,通过推广应用该规程,有助于提高灰枣产量、品质和抗病性,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灰枣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栽培技术,提升灰枣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