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450-2023,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助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升级

团体标准 606
《DB41/T 450-2023 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解读》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推动板蓝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规程详细阐述了板蓝根种植、加工、质量检测等环节的标准要求,为行业提供参考,助力提升中药材整体品质。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兴盛,中药材作为中医药发展的基石,其质量与安全始终是关注的焦点,板蓝根,作为中医药中常用的重要药材之一,其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保障板蓝根的质量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剖析《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DB41/T 450-2023),探讨其具体内容与实施要点,以期为中国板蓝根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DB41/T 450-2023,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助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升级,DB41/T 450-2023,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助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升级,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规程背景

《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DB41/T 450-2023)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正式发布,旨在规范板蓝根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该规程的贯彻执行,对于推动板蓝根产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板蓝根的种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及储存等全过程。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板蓝根、农药、肥料、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以确保相关概念的一致性。

种植

(1)种植区域选择:需选择适合板蓝根生长的土壤和气候环境,确保土壤肥沃且排水条件良好。 (2)品种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板蓝根品种。 (3)播种: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处理,以提高发芽率;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 (4)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采收

(1)采收时间:根据板蓝根的生长周期和市场需求确定采收时间。 (2)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收,确保采收质量。

加工

(1)清洗:对采收的板蓝根进行清洗,去除杂质。 (2)干燥:使用适宜的干燥设备,确保干燥效果。 (3)粉碎:将干燥后的板蓝根进行粉碎并过筛。

包装、运输、储存

(1)包装: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 (2)运输:运输过程中保持产品干燥、通风,防止污染。 (3)储存:储存环境需干燥、通风、避光、防潮、防虫。

规程实施与管理

实施主体

规程的实施主体包括板蓝根的种植、加工、销售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

管理

(1)管理部门需加强对板蓝根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规程的有效执行。 (2)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板蓝根生产技术规程》(DB41/T 450-2023)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板蓝根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各相关主体应高度重视规程的实施,共同努力推动板蓝根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中药材产品。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