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824-2023解读,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
《DB43/T 2824-2023》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正式发布,旨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该规范详细阐述了秸秆收储运的技术要求,从源头减少秸秆焚烧,提高资源利用率,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规范秸秆的收集、储存和运输流程,提升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湖南省出台了DB43/T 2824-2023《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详尽解读,以期为农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背景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副产品,长期以来,秸秆处理不当,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质资源,为改善这一状况,国家大力推广秸秆利用技术,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DB43/T 2824-2023规范的制定,旨在为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提供技术指导,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规范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43/T 2824-2023规范适用于湖南省内小麦、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过程。
收储运原则
(1)安全环保:在收储运过程中,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并保护环境不受污染。
(2)高效便捷:提高秸秆收储运效率,降低成本。
(3)资源化利用:充分发挥秸秆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化利用。
收储运技术要求
(1)收获:农作物秸秆收获应选择在适宜的时期,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确保秸秆质量。
(2)运输:秸秆运输应采用封闭式运输工具,避免污染环境,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持秸秆干燥,防止霉变。
(3)储存:秸秆储存场所应具备防潮、防霉、防火等条件,储存方式可采用堆垛、垛堆、仓储等。
(4)处理:秸秆处理包括粉碎、压块、打包等,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监测与评价
规范要求对农作物秸秆收储运过程进行监测与评价,确保各项技术要求得到有效执行,监测内容包括:秸秆质量、收储运效率、环保指标等。
规范实施与推广
加强宣传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业从业者对规范的认识,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完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实施的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扶持。
推进技术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秸秆收储运技术创新,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
建立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监测体系,对规范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DB43/T 2824-2023《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技术规范》的制定,为农作物秸秆的收储运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规范的实施与推广,有望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助力农业绿色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