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958.2-2023标准解析,实验用小型猪微生物与虫学监测关键要点

团体标准 604
《DB43/T 958.2-2023 标准解读》深入分析了实验用小型猪微生物、虫学等级及监测要点,本文详细阐述了标准内容,强调了微生物和虫学监测的重要性,为实验用小型猪的养殖和实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实验用小型猪在生理、病理以及药理学等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不可或缺的模型动物,为了确保实验用小型猪的整体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43/T 958.2-2023 实验用小型猪 第2部分:微生物、虫学等级与监测》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对微生物、虫学等级与监测的关键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DB43/T 958.2-2023标准解析,实验用小型猪微生物与虫学监测关键要点,DB43/T 958.2-2023标准解析,实验用小型猪微生物与虫学监测关键要点,2,标准解读,2023,第1张

标准背景及意义

《DB43/T 958.2-2023 实验用小型猪 第2部分:微生物、虫学等级与监测》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实验用小型猪的微生物、虫学检测流程,提升实验用小型猪的品质,确保生物医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该标准适用于实验用小型猪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生产、养殖、运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

微生物、虫学等级

微生物等级

  1. 无菌:实验用小型猪的微生物等级应为无菌,这是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实验环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降低实验误差。

  2. 二级:无致病菌:实验用小型猪的微生物等级也可设定为二级,即无致病菌,这意味着实验用小型猪体内不含有可能对人类或动物造成疾病的微生物。

虫学等级

  1. 无虫:实验用小型猪的虫学等级应为无虫,这是为了确保实验用小型猪在实验过程中不会因虫害而影响实验结果,降低实验误差。

  2. 二级:无危害性虫:实验用小型猪的虫学等级也可设定为二级,即无危害性虫,这意味着实验用小型猪体内不存在对实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或有潜在危害的虫类。

监测要点

检测时间

  1. 微生物检测:在实验用小型猪出生后、断奶前以及进入实验前进行微生物检测。

  2. 虫学检测:在实验用小型猪出生后、断奶前以及进入实验前进行虫学检测。

检测方法

  1. 微生物检测:采用培养法、PCR法等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

  2. 虫学检测:采用显微镜观察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方法进行虫学检测。

结果判定

  1. 微生物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微生物等级要求。

  2. 虫学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虫学等级要求。

《DB43/T 958.2-2023 实验用小型猪 第2部分:微生物、虫学等级与监测》标准对实验用小型猪的微生物、虫学等级与监测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确保实验用小型猪的质量,生产、养殖、运输、使用等环节应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从而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实验用小型猪。

标签: 2标准解读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