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14/T 1121-2023复播食用葵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14/T 1121-2023 复播食用葵栽培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详细介绍了复播食用葵的栽培技术规程,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旨在提高食用葵的产量和品质,为我国食用葵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食用葵作为关键的油料作物,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推动食用葵种植的规范化、科学化,我国最新发布的《复播食用葵栽培技术规程》(DB14/T 1121-2023)应运而生,为食用葵种植提供了权威、详尽的技术指导,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食用葵种植者提供实用参考。
DB14/T 1121-2023规程概述
作为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复播食用葵栽培的技术规程,DB14/T 1121-2023对食用葵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适用于我国北方、西北、东北等地区。
复播食用葵栽培技术规程详解
选种
- 选择适应本地种植的优质品种,要求品种具备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等优良特性。
- 品种纯度需达到98%以上,发芽率不低于90%。
播种
- 播种时间:依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播种。
-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1.5-2.0公斤。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
田间管理
-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每亩施用磷酸二铵20-3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生长期间,根据植株长势适量追肥。
- 水分管理:播种后及时浇透水,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
- 中耕除草:播种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
- 植株调整:生长期间适时进行植株调整,促进植株通风透光。
病虫害防治
- 病虫害监测: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防治方法: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收获
- 收获时间:一般在葵花盘变黄、籽实饱满时进行收获。
- 收获方法:人工或机械收获,注意保护籽实。
DB14/T 1121-2023规程的应用
- 提高食用葵产量:遵循规程要求,合理选用品种、科学管理,可有效提高食用葵产量。
- 降低生产成本:规程中提出的合理施肥、节水灌溉等措施,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食用葵品质:规程中强调病虫害防治,有助于提高食用葵品质。
- 推广应用:DB14/T 1121-2023规程可作为我国食用葵种植的技术指南,推广应用到各地。
DB14/T 1121-2023复播食用葵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食用葵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广大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为我国食用葵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