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709-2013标准与草鱼绿色养殖技术解析
《DB36/T 709-2013标准解读》深入剖析了草鱼池塘养殖绿色食品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该标准的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实施要点及实际应用,解析中强调了绿色养殖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导,旨在提升草鱼养殖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草鱼,作为我国淡水养殖的重要鱼类之一,其池塘养殖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发布的DB36/T 709-2013《绿色食品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是我国草鱼池塘养殖领域的首个绿色食品技术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草鱼养殖企业提供切实的技术指导。
DB36/T 709-2013《绿色食品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于2013年正式发布,该规程的核心目标在于规范草鱼池塘养殖的全过程,确保草鱼产品能够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规程涵盖了草鱼池塘养殖的选址、设计、放养、管理、捕捞、加工以及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选址与设计
草鱼池塘养殖的选址应严格选择水质清澈、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的区域,在设计池塘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源、水源地保护、养殖密度以及水质循环等因素,确保养殖环境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严格要求。
放养
在草鱼放养前,必须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以保证养殖环境的安全,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水源和饲料等因素合理确定,通常每亩池塘的放养量在500至800尾之间。
管理
(1)水质管理:维持池塘水质清澈,确保溶解氧含量在5mg/L以上,氨氮含量低于0.5mg/L,亚盐含量低于0.2mg/L。 (2)饲料管理:使用绿色食品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均衡,减少饲料浪费。 (3)病害防治: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严格控制病害的发生。
捕捞与加工
捕捞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草鱼的伤害,使用的捕捞网具和方法应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保持产品的新鲜,严格遵守卫生规范。
包装与运输
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包装过程中应保持产品卫生,运输过程中,应确保产品新鲜,避免污染。
规程应用与效果
DB36/T 709-2013《绿色食品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提高草鱼养殖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规程的推广应用,草鱼养殖企业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 提升草鱼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DB36/T 709-2013《绿色食品 草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为我国草鱼养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有力地推动了草鱼养殖产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