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653-2023,发酵床废弃垫料制备水稻育秧基质技术规程——探索农业循环利用新模式
《DB34/T 4653-2023 发酵床废弃垫料配制水稻育秧基质技术规程》发布,通过创新农业循环利用,将发酵床废弃垫料转化为水稻育秧基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发酵床废弃垫料,作为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意义,为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DB34/T 4653-2023《发酵床废弃垫料配制水稻育秧基质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涵盖技术规范、应用前景等多个方面。
DB34/T 4653-2023 发酵床废弃垫料配制水稻育秧基质技术规程概述
DB34/T 4653-2023规程对发酵床废弃垫料在水稻育秧基质配制中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标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该规程的制定,旨在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利用发酵床废弃垫料,提升水稻育秧基质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技术规程要点
以下为规程的核心要点:
- 发酵床废弃垫料的选择:应选用无污染、无病虫害、无重金属残留的发酵床废弃垫料。
- 废弃垫料的处理:对废弃垫料进行粉碎、过筛,去除杂质,确保其与水稻育秧基质的混合均匀性。
- 水稻育秧基质的配制:按照一定比例将发酵床废弃垫料与原料(如稻壳、锯末等)混合,并添加适量肥料、杀菌剂等,搅拌均匀。
- 水稻育秧基质的质量控制:对配制好的水稻育秧基质进行水分、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检测,确保其符合育秧要求。
- 水稻育秧基质的堆放:将配制好的水稻育秧基质堆放于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进行发酵、熟化处理。
- 水稻育秧基质的施用:将发酵熟化后的水稻育秧基质均匀撒在育秧床上,覆盖,进行育秧。
应用前景
该规程的应用前景广阔:
-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利用发酵床废弃垫料配制水稻育秧基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
-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发酵床废弃垫料的资源化利用,有助于实现农业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水稻育秧基质质量,有助于提升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减少环境污染:发酵床废弃垫料的资源化利用,可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DB34/T 4653-2023《发酵床废弃垫料配制水稻育秧基质技术规程》的制定,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我们应积极推广这一技术规程,充分发挥发酵床废弃垫料在水稻育秧基质配制中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