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888-2023 地种育苗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14/T 2888-2023 地种育苗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为地种育苗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该指南详细解读了规程内容,包括育苗环境、材料选择、播种、管理等环节,旨在提高地种育苗质量和效率。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蒸蒸日上,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攀升,地黄,作为一味关键的中药材,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持续扩大,为了提升地黄种植的科技水平,增加产量,确保药材品质,我国制定了DB14/T 2888-2023《地黄种植育苗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指导价值。
DB14/T 2888-2023规程概述
DB14/T 2888-2023《地黄种植育苗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地黄种植育苗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地黄种植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规范,包括选地整地、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升地黄种植的科技含量,保障药材品质。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选地整地
规程要求选择排水顺畅、土壤肥沃、pH值在6.5-7.5之间的地块进行种植,整地前需进行深度翻耕,深度不小于30厘米,以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处理
规程规定,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30分钟,预防病害,为提高发芽率,可用0.1%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时。
播种
规程要求,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3-4月,秋季9-10月,播种前,将处理好的种子与细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撒播于整好的畦面上,覆土厚度1-2厘米,播种后,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 中耕除草:播种后15天左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之后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保持田间清洁。
- 施肥:地黄生长期间,需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生长期间,可追施尿素、硫酸钾等肥料,以满足地黄生长需求。
- 灌溉:地黄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干旱季节,应及时浇水,防止地黄萎蔫。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地黄易感染病害,如叶斑病、根腐病等,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药剂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 虫害防治:地黄易受蚜虫、地老虎等害虫侵害,防治方法包括: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害虫栖息场所,药剂防治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DB14/T 2888-2023《地黄种植育苗技术规程》为地黄种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有助于提升地黄种植的科技含量和产量,保障药材品质,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 严格执行规程,确保地黄种植的各个环节符合标准要求。
-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种植技术,提高地黄产量。
-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地黄生长环境良好。
- 重视病虫害防治,降低病害和虫害对地黄生长的影响。
DB14/T 2888-2023《地黄种植育苗技术规程》为我国地黄种植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推动地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广大种植户应认真学习规程,提高种植技术,为我国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