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14/T 2895-2023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DB14/T 2895-2023 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项关于冬闲田种植饲用小黑麦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解读了小黑麦的栽培技术,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冬闲田的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冬闲田的合理利用已成为提升农业产值、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饲用小黑麦,作为一种高品质的牧草,以其耐寒、耐旱、高产、营养丰富的特性,在冬闲田的种植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我国发布了DB14/T 2895-2023《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为这一领域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广大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4/T 2895-2023 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选地与整地
- 选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无病虫害的田块,土壤pH值维持在6.5-7.5之间为佳。
- 整地:深耕土壤至30cm以上,确保土壤松软,有利于根系生长。
处理
- 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小黑麦品种。
- 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浸泡于50℃温水中约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播种
- 播种时间:通常在秋末冬初,土壤温度降至5℃以下时进行播种。
-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2-3公斤。
- 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20-30cm,株距10-15cm。
田间管理
- 施肥:播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纯氮肥15-20公斤、磷肥50-60公斤、钾肥30-40公斤,生长期间,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追肥。
- 灌溉: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发芽,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水分状况适时灌溉。
- 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与饲用小黑麦竞争养分。
-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收割与利用
- 收割时间:饲用小黑麦生长到一定高度后,根据牧草品质和用途进行收割。
- 收割方法:采用机械收割或人工收割。
- 利用:收割后的饲用小黑麦可用于饲料、青贮、干草等多种用途。
规程应用与推广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对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的认识。
- 完善推广体系:建立健全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推广体系,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 创新推广模式:探索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模式,提高推广效果。
- 强化政策支持:加大对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推广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
DB14/T 2895-2023《冬闲田饲用小黑麦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冬闲田饲用小黑麦的种植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完善推广体系、创新推广模式、强化政策支持等措施,推动规程的应用与推广,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冬闲田饲用小黑麦的产量和品质,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