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2899-2023,火产技术规程发布,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团体标准 601
《DB14/T 2899-2023 火产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火产行业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通过规范火产技术流程,确保产业安全、环保、高效。

芝麻,别称麻子或麻仁,是我国传统的油料作物之一,它不仅富含营养,还具备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芝麻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为了规范芝麻产业,提升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DB14/T 2899-2023《芝麻生产技术规程》,本文将详细解读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芝麻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DB14/T 2899-2023,火产技术规程发布,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DB14/T 2899-2023,火产技术规程发布,推动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14/T 2899-2023《芝麻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芝麻的省级地方标准,其目标在于规范芝麻的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该规程适用于芝麻的种植、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

规程主要内容

范围

本规程涵盖了芝麻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产地选择、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干燥、加工、包装、运输、检验和标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芝麻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如播种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规程的准确执行。

产地选择

芝麻种植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地区,产地需无严重病虫害,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1.5%以上,pH值应在5.5-7.5之间。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地条件,选择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所选品种需通过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播种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筛选、消毒、催芽等处理,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确定,一般每亩播种量为1-1.5公斤,播种深度为2-3厘米,行距为30-40厘米。

田间管理

在芝麻生长过程中,需注重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培土等,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种类合理施用,灌溉应根据土壤含水量、气候条件等因素适时进行,除草应采用人工或化学除草方法,避免对作物生长造成影响。

病虫害防治

在芝麻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可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措施,化学防治时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收获

芝麻成熟后,应及时收获,收获方法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收获,收获后应尽快进行干燥处理。

干燥、加工、包装、运输、检验和标识

芝麻的干燥、加工、包装、运输、检验和标识等环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DB14/T 2899-2023《芝麻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为芝麻产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认真执行该规程,共同推动芝麻产业迈向新的高峰。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