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钱柳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地方标准 602
《T/QGCML 3318-2024 青钱柳茶加工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为青钱柳茶加工提供标准规范,详细解读了加工技术规程,指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传统中药材重新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利用,青钱柳,这一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提取物在调节血糖、降低血压等方面展现出显著的疗效,为了规范青钱柳茶的生产与加工,确保产品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T/QGCML 3318-2024《青钱柳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青钱柳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青钱柳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应用指南,加工技术规程,第1张

T/QGCML 3318-2024《青钱柳茶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T/QGCML 3318-2024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青钱柳茶加工的技术规程,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对青钱柳茶的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装、标签、运输及储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青钱柳茶的定义与原料要求

定义

青钱柳茶是以青钱柳的嫩叶或嫩芽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的茶叶。

原料要求

青钱柳茶原料需选用生长在适宜地区的青钱柳嫩叶或嫩芽,要求叶色鲜绿、无病虫害、无杂质。

青钱柳茶加工工艺

杀青

将青钱柳原料置于杀青机中,通过高温快速酶的活性,防止氧化,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

揉捻

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使茶叶条形紧结,便于干燥。

干燥

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干燥,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水分降至一定范围内,保持茶叶品质。

精选

对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和劣质茶叶。

包装

将精选后的茶叶进行包装,确保茶叶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品质。

青钱柳茶质量要求

外观

茶叶条形紧结,色泽鲜绿,无杂质。

气味

具有青钱柳特有的香气。

滋味

滋味鲜爽,回味悠长。

水分

水分含量在6%-8%之间。

总灰分

总灰分含量不超过6%。

水溶性灰分

水溶性灰分含量不超过3%。

检验方法

外观、气味、滋味检验

通过感官评价进行。

水分、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检验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包装

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在包装过程中的品质。

标签应清晰、完整,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

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潮湿、污染等因素,确保茶叶品质。

储存

储存环境应通风、干燥、避光,温度控制在10-25℃之间。

实际应用

T/QGCML 3318-2024《青钱柳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规范青钱柳茶生产加工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企业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确保产品质量,消费者在购买青钱柳茶时,可参照规程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

T/QGCML 3318-2024《青钱柳茶加工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为青钱柳茶的生产加工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在未来的生产实践中,企业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加工工艺,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青钱柳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