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1488-2022标准详解,塑料预浸料术语规范解析
GB/T 41488-2022标准解读主要涉及塑料预浸料术语定义与命名符号规范,该标准详细阐述了塑料预浸料的基本概念、术语定义、命名规则和符号使用,旨在统一行业术语,提高产品交流的准确性。
随着我国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预浸料作为复合材料基体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了规范预浸料的生产、使用及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我国于2022年正式颁布了GB/T 41488-2022《塑料 预浸料 术语定义和命名符号》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助力业界更全面地理解与运用。
标准背景
GB/T 41488-2022标准的制定,旨在统一塑料预浸料的术语定义和命名符号,消除不同企业及地区在产品命名、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分歧,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促进塑料预浸料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标准主要内容
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塑料预浸料的术语定义和命名符号,适用于预浸料的生产、使用、检验及贸易等各个环节。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塑料预浸料相关术语进行了详细定义,包括:
- 预浸料:指将树脂与增强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过预压、预固化等工艺制成的复合材料基体材料。
- 增强材料:指用于增强塑料预浸料性能的纤维、布、毡等材料。
- 树脂:指用于粘结增强材料的聚合物材料。
- 预压:指在树脂与增强材料混合后,通过压力使两者紧密结合的过程。
- 预固化:指在预压后,将预浸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树脂部分固化的过程。
命名符号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预浸料的命名符号,包括:
- 材料代号:采用两位表示,如“P”表示聚酯,“E”表示环氧树脂等。
- 增强材料代号:采用两位表示,如“G”表示玻璃纤维,“C”表示碳纤维等。
- 树脂含量: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如“30”表示树脂含量为30%。
- 厚度: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如“0.5”表示厚度为0.5mm。
- 宽度: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如“100”表示宽度为100mm。
- 长度: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如“200”表示长度为200mm。
标准实施与意义
GB/T 41488-2022标准的实施,将在以下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 规范塑料预浸料产品命名,提高产品辨识度。
- 促进塑料预浸料行业技术交流,推动产业升级。
- 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权益。
-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
GB/T 41488-2022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于塑料预浸料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各相关企业和单位应积极学习并应用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塑料预浸料产业的繁荣发展。